【想像力能當飯吃嗎?】
在電視看播出電影『大夢想家』,這是一部描寫華特迪士尼為了爭取『保母包萍』的電影授權,跟實際又陰晴不定的作者過招的故事。簡單的說,如何說服一個不相信夢想、對歡樂感覺陌生、內心充滿懷疑的人,相信希望和想像力可以讓許多人幸福?
這是不是也曾經困惑著為人父母的你我?
即使大家重視想像力,恐怕也是因為背後極為『現實』的考量: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創造力、有創意,因為聽說這是未來很重要的能力之一。可是我們真的感受過想像力產生的力量嗎?有過讓想像力帶領我們飛翔的經驗嗎?
想像力不是拿來創作的。多少次我生氣的時候,用想像力發了一頓很大的脾氣;多少次我對事情沒把握的時候,就用想像力想了十二種劇本;甚至我想像著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,在那些時候過足了癮,然後也許下了公車回到現實,那些心中小小的波動、狂烈的風暴都能得到空間翻滾吹拂,最終回到萬里晴空的光亮平靜。
是的,想像力能恢復秩序、想像力能掌握憂慮。
快樂,是最後的萬里晴空。
最後作者同意授權,並在首映會裡療癒了童年的傷口。迪士尼能讓人快樂,不是因為這些角色玩偶,而是他們找到通往每個人內心的那扇門。
我想讓孩子保有想像力,這樣他們就有治癒自己的能力,也有影響他人的能力。那麼,還有甚麼是做不到的呢?
Oh, boy! Watch Mickey and his pals give some unsuspecting shoppers the Disney surprise of their lives: